伏櫪-中華語文大辭典
伏櫪伏枥ㄈㄨˊ ㄌ丨ˋfúlì〈書〉馬伏於槽櫪,謂把馬關在圈裡飼養。指受人馴養。語出《漢書‧卷七十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李尋》:「馬不伏櫪,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唐‧顏師古‧注:「伏櫪,謂伏槽櫪而秣之也。」[例]老驥~,志在千里(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
伏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伏櫪ㄈㄨˊ ㄌㄧˋfú lì①櫪,馬槽。伏櫪指馬被關在馬房中或指馴養的馬。亦用以比喻英雄無用武之地。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宋.陸游〈松驥行〉:「驥行千里亦可得?垂首伏櫪終自傷。」②比喻退藏無所作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