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伏氣ㄈㄨˊ ㄑㄧˋfú qì①屏氣。唐.韓愈〈朝散大夫贈司勛員外郎孔君墓誌銘〉:「抑首伏氣,不敢出一語以對。」②服輸。元.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一一齣》:「公公又不伏氣,只管和婆婆閒爭。」《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料那生不能成就,我也不伏氣與他了。」
伏氣-辞源3
【伏氣】㊀抑制呼吸,羞愧、恐懼的樣子。唐 韓愈 昌黎集二六 唐朝散大夫贈司勳員外郎孔君墓誌銘:“從史羞,面頸發赤,抑首伏氣,不敢出一語以對。”注:“此言伏氣,猶言屏氣耳。”㊁信服,認輸。元 高明 琵琶記十一 蔡母嗟兒:“公公又不伏氣,只管和婆婆閒爭,……以致公婆日夜鬧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