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狀-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伏狀ㄈㄨˊ ㄓㄨㄤˋfú zhuàng承認罪狀的供詞。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既然招了,著他畫了伏狀。」《水滸傳.第二七回》:「讀了朝廷明降,寫了犯由牌,畫了伏狀。」也作「招伏」、「招狀」。
伏狀-辞源3
【伏狀】㊀承認罪狀。漢 荀悦 前漢紀十七 宣帝紀一:“昭信令奴殺之。後捕奴得辭,伏狀。”㊁供狀,承認罪狀的供詞。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八十 紹興四年:“如事干機速不可待者,須對衆研窮,審取伏狀,然後加刑,仍卽時報憲司驗實保明以聞。”元曲選 關漢卿 竇娥冤二:“旣然招了,着他畫了伏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