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居-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何居ㄏㄜˊ ㄐㄩhé jū什麼道理、什麼原因。《莊子.齊物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何居-汉语大词典
何居(I)犹何在,在哪儿。
●汉王充《论衡·自然》:“如天瑞为故,自然焉在?无为何居?”
●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争相夸尚,以艳丽为美。然于忌辰之义何居?于臣子之心何安乎?”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施耐庵之《水浒》,王实甫之《西厢》,世人尽作戏文小说看,金圣叹特标其名曰‘五才子书’‘六才子书’者,其意何居?”
何居(II)何故。居,助词。
●《礼记·檀弓上》:“何居?我未之前闻也。”
郑玄注:“居读为姬姓之姬,齐鲁之间语助也。”
●隋王通《中说·事君》:“子游河间之渚,河上丈人曰:‘心若醉六经,目若营四海,何居乎,斯人也。’”
●清龚自珍《邵子显校刊娄东杂着序》:“若徽州,若吾浙西三府,若扬州,若常州,爱其乡先辈,而乐以其言饷天下者,岂乏其人,何居乎不效子显之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