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貺-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來貺ㄌㄞˊ ㄎㄨㄤˋlái kuàng①對來信的敬稱。《後漢書.卷八〇.文苑傳下.趙壹傳》:「請俟它日,乃奉其情。輒誦來貺,永以自慰。」南朝晉.陶淵明〈答龐參軍詩序〉:「三復來貺,欲罷不能。」也作「來況」。②前來惠賜。《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足下不遠千里,來貺齊國。」也作「來況」。
來貺-辞源3
【來₂貺】㊀有所賜益。文選 漢 司馬長卿(相如)子虚賦:“足下不遠千里,來貺 齊國。”注:“郭璞曰:‘言有惠賜也。’”史記一一七 司馬相如傳作“來況”。義同。㊁對友人來信的敬稱。後漢書八十下 趙壹傳報 皇甫規書:“輒誦來貺,永以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