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

艺空字典 > 侍郎

侍郎的拼音

shì láng

侍郎的同音词

拼音为shì的汉字
拼音为láng的汉字
拼音为shi的汉字
拼音为lang的汉字

侍郎的基础解释

古代官名。西汉时本为宫廷近侍。东汉后,尚书属官任职满三年称侍郎。唐以后官位渐高。为各部尚书的副职。

侍郎的详细解释

  1. 古代官名。

    秦 汉 郎中令的属官之一。《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 秦 官,掌官殿掖门户,有丞。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謁者……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后汉书·百官志二》:“五官侍郎,比四百石。本注曰:无员……凡郎官皆主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侍郎郎中》:“葢本执兵侍卫者。侍郎之官,至 汉 始有。”

  2. 古代官名。

    汉 制,郎官入臺省,三年后称侍郎。 隋 唐 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至 清 雍正 时,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后汉书·百官志三》:“侍郎三十六人,四百石……主作文书起草。” 刘昭 注引 蔡质 《汉仪》:“尚书郎初从三署诣臺试,初上臺称守尚书郎,中岁满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唐 韩愈 《赠刑部马侍郎》诗:“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臺作侍郎。”《宋史·胡铨传》:“近者礼部侍郎 曾开 等引古谊以折之, 檜 乃厉声责曰:‘侍郎知故事,我独不知!’” 郑观应 《盛世危言·书吏》:“自大学士、尚书、侍郎及百司尹,唯诺成风,皆听命於书吏。”

  3. 古代官名。

    晋 制,诸王国皆置侍郎,大国四人,小国二人,专司赞相及通传教令。


侍郎的按字解释

侍郎的词典解释

侍郎-汉语大词典

侍郎1.古代官名。
●秦汉郎中令的属官之一。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秦官,掌官殿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谒者……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
●《后汉书·百官志二》:“五官侍郎,比四百石。本注曰:无员……凡郎官皆主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
●清赵翼《陔余丛考·侍郎郎中》:“盖本执兵侍卫者。侍郎之官,至汉始有。”
2.古代官名。
●汉制,郎官入台省,三年后称侍郎。
●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至清雍正时,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
●《后汉书·百官志三》:“侍郎三十六人,四百石……主作文书起草。”
●刘昭注引蔡质《汉仪》:“尚书郎初从三署诣台试,初上台称守尚书郎,中岁满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唐韩愈《赠刑部马侍郎》诗:“红旗照海压南荒,征入中台作侍郎。”
●《宋史·胡铨传》:“近者礼部侍郎曾开等引古谊以折之,桧乃厉声责曰:‘侍郎知故事,我独不知!’”
●郑观应《盛世危言·书吏》:“自大学士、尚书、侍郎及百司尹,唯诺成风,皆听命于书吏。”
3.古代官名。
●晋制,诸王国皆置侍郎,大国四人,小国二人,专司赞相及通传教令。

侍郎-中国历史辞典

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至明清遂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

侍郎的引证

侍郎的成语故事

侍郎的例句

shì láng

1、丙申,凤阁侍郎张锡坐赃配循州。

侍郎的成语接龙

侍郎的组词

侍郎的近义词

侍郎的反义词

相关字词

侍郎的反义词 侍郎的近义词 侍郎的同音词 尚书 员外郎 御史大夫 给事中 主簿 相国 堂官 吏部 侍郎的侍是什么意思 侍郎的郎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侍郎的词语
  • 侍能组什么词
  • 侍能组什么词语
  • 侍可以组什么词
  • 侍可以组什么词语
  • 侍字可以组什么词
  • 侍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侍字能组什么词
  • 侍字能组什么词语
  • 侍字开头的成语
  • 侍字结尾的成语
  • 郎能组什么词
  • 郎能组什么词语
  • 郎可以组什么词
  • 郎可以组什么词语
  • 郎字可以组什么词
  • 郎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郎字能组什么词
  • 郎字能组什么词语
  • 郎字开头的成语
  • 郎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