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汉语大词典
保民1.安民;养民。
●《书·梓材》:“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孟子·梁惠王上》:“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国语·周语上》:“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
韦昭注:“保,养也。”
●《汉书·匡衡传》:“盖保民者,‘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观其失而制其宜,故动之而和,绥之而安。”
颜师古注:“保,养也;陈,施也。”
2.保护人民。
●《左传·昭公十八年》:“子大叔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
●宋曾巩《与孙司封书》:“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拱,非宗旦事也。”
保民官-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保民官ㄅㄠˇ ㄇㄧㄣˊ ㄍㄨㄢbǎo mín guān古羅馬保護平民利益的官職。由平民會議中選出兩名,主持會議,對元老院違背平民利益的決議,有否決權,以避免執政官對政務的獨裁。也稱為「護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