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蛇-中国神话大词典
修蛇
《淮南子·本经》:“尧之时修蛇为民害,尧乃使羿断修蛇于洞庭。”高诱注:“修蛇,大蛇也,吞象,三年而出其骨之类。”按:上古野居,封豕长蛇,皆为民害,而蛇尤厉。《说文》十三云:“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亡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它,即蛇之本字。《山海经》多记有大蛇,如《北山经》大咸山之长蛇、《北次三经》于毋逢山之大蛇、《大荒南经》黑水南之玄蛇、《大荒北经》大人国之大青蛇等。又记有神衔蛇、操蛇、践蛇及以蛇贯耳等等,盖皆以神制蛇之意也。
修蛇-汉语大词典
修蛇(参见脩蛇)
1.《汉书·扬雄传上》:“屦般首,带修蛇。”
●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铜头铁额,兴暴皇年;封豨修蛇,行灾中国。”
●唐李白《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诗:“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参见“脩蛇”。
2.长蛇,大蛇。常比喻坏人。
●《汉书·扬雄传上》:“屦般首,带修蛇。”
●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铜头铁额,兴暴皇年;封豨修蛇,行灾中国。”
●唐李白《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诗:“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参见“脩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