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谲-汉语大词典
倍谲1.见“倍僪”。
2.相互分歧。
●《庄子·天下》:“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己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
●明归有光《乞致仕疏》:“今之论学者,所以倍谲不相入为此也。”
倍谲-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倍谲】bèi jué ❶比喻各持一见,更相立异。《庄子·天下》:“ 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 南方之墨者苦获 、己齿 、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 墨 。” ❷同“倍僪”,太阳周围的光气。《吕氏春秋·明理》:“其日有斗蚀, 有倍僪, 有晕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