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暈-辞源3
【倒暈】㊀ 唐 宋婦女畫眉式樣之一。唐 宇文士及 妝臺記:“婦人畫眉有倒暈粧。”宋 蘇軾 分類東坡詩十六 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五首詩之三:“剩看新翻眉倒暈,未應泣别臉消紅。”㊁花瓣近萼處色深,到瓣尖漸淺。有的花花瓣自外深色,近萼色淺白的,叫倒暈。唐 王建詩四 同于汝錫賞白牡丹:“統心黃倒暈,側莖紫重稜。”(唐六名家集)
倒暈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倒暈妝ㄉㄠˋ ㄩㄣ ㄓㄨㄤdào yūn zhuāng唐、宋時婦女眉妝式樣。其眉繪成寬月形,在另一端的上或下用筆暈染,由深而淺,漸向外擴散,直到消失,稱為「倒暈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