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節-中華語文大辭典
假節假节ㄐ丨ㄚˇ ㄐ丨ㄝˊjiǎjié1.〈書〉古代使臣出行,憑節為符信,故稱。[例]遣太僕王惲等八人置副,~,分行天下,覽觀風俗(《漢書‧卷十二‧平帝紀》)。2.〈書〉借用符節。[例]臣以所學者觀之,先王之舉錯,有高世之心,故~於魏王,而以身得察於燕(《戰國策‧燕策二》)。
假節-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假節ㄐㄧㄚˇ ㄐㄧㄝˊjiǎ jié①持符節為使臣。《漢書.卷一二.平帝紀》:「遣太僕王惲等八人置副,假節,分行天下,覽觀風俗。」②借用符節。《戰國策.燕策二》:「臣以所學者觀之,先王之舉錯,有高世之心,故假節於魏王,而以身得察於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