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中華語文大辭典
假設假设ㄐ丨ㄚˇ ㄕㄜˋjiǎshè1.憑空想像;虛構。[例]~立場|~情節。2.科學研究上解釋某種待證明的論題,而尚未證明的,稱為「假設」。假設一經證明後,便成為理論。也作「假說」、「假定」。[例]大膽~,小心求證|關於光學,科學家曾提出種種~。3.連詞。用在假設關係複句的前一分句,相當於「假如」、「假定」、「如果」等。[例]~大家都能將心比心,這個社會將會更溫暖。
假設-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假設ㄐㄧㄚˇ ㄕㄜˋjiǎ shè①如果。《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假設陛下居齊桓之處,將不合諸侯而匡天下乎?」也作「假定」。②憑空構想。宋.蘇軾〈秦少游夢發殯而葬之者云是劉發之柩是歲發首薦秦以詩賀之劉涇亦作因次其韻〉:「塗車芻靈皆假設,著眼細看君勿誤。」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二一.假設之辭》:「古人為賦多假設之辭,序跡往事以為點綴,不必一一符同也。」③代為設置。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太尉曰:『吾未晡食,請假設草具。』」④科學家提出解釋事象的主張而尚未證明的,稱為「假設」。一經證明,便成為科學理論而不復是假設。也稱為「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