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趲-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催趲ㄘㄨㄟ ㄗㄢˇcuī zǎn督促前進。元.無名氏《飛刀對箭.第一折》:「著張士貴先去絳州龍門鎮,招擢義軍去了,許多時不見回還。我今親身直至絳州催趲義軍,走一遭去。」《儒林外史.第八回》:「適值江西寧王反亂,各路戒嚴,朝廷就把他推陞了南贛道,催趲軍需。」
催趲-辞源3
【催趲】㊀ 宋 朱熹 朱文公文集四九 答王子合書之十七:“後來自覺如此含胡,恐誤朋友,方着力催儹(趲)功夫。”催趲,精進不已之意。㊁督促,催趕。水滸九十:“宋江傳令催趲軍馬起程。”清代漕運,沿途地方官都有督同催運的責任,叫趲重(滿載)催空(回空船),省稱催趲。參閲 清會典事例二〇四 户部 漕運、清續文獻通考七五 國用 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