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車 -中国文化史辞典
古代驛站稱“傳”(zhuàn),驛站專用的車子就叫“傳(zhuán)車”,有時也省寫作“傳”。用於傳遞消息、命令,以及運送人員。《漢書·高帝紀下》:“(田)橫懼,乘傳詣雒陽。”顏師古注:“傳者,若今之驛,古者以車,謂之傳車。其後又單置馬,謂之驛騎。”傳車速度很快,有用四匹馬拉的,也有用二匹馬或一匹馬拉的,有急事則乘四馬傳車。先秦時傳車也叫“馹”(rì)。《左傳·文公十六年》:“楚子乘馹,會師於臨品。”晉杜預注:“馹,傳車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履部》:“車曰馹、曰傳,馬曰驛、曰遽。”傳車依照所駕馬匹的數量和質量,分為“置傳”、“馳傳”、“乘傳”、“軺傳”。據《漢書·高帝紀下》顏師古注引如淳曰:“律:四馬高足(良馬)為置傳,四馬中足(一般馬)為馳傳,四馬下足(較差的馬)為乘傳,一馬二馬為軺傳。”
傳車-中華語文大辭典
傳車传车ㄓㄨㄢˋ ㄔㄜzhuànchē古代驛站所用的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