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的-中華語文大辭典
兀的ㄨˋ ㄉ丨ˋwùdì1.〈書〉這個;這。[例]行者指那缸口大的門兒道:「~便是也。」(《西遊記‧第八十三回》)2.〈書〉與「不」連用,表示反詰語氣。猶言怎麼不、怎的不、豈不。[例]眾軍漢道:「這般天氣熱,~不晒殺人。」(《水滸全傳‧第十六回》)3.〈書〉突然;忽然。[例]忽然又見一隻野雞款款飛來,~竟把實夫魂靈勾住(《海上花列傳‧第十五回》)。4.〈書〉發語詞。無義。[例]~須顯出我那不樂願(元‧關漢卿《拜月亭‧第四折》)|~做夫妻三箇月時光,你莫不曾見您這歹渾家說箇謊(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二折》)。
兀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兀的ㄨˋ ㄉㄧˋwù dì①指示詞。那個、這個。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你本利少我四十兩銀子,兀的是借錢的文書,還了你,再送你十兩銀子做盤纏。」《三國演義.第二八回》:「飛把手指曰:『兀的不是軍馬來也!』」②突然、忽然。《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五回》:「醉公兀的一下跳起來,向房裡便跑。」③疑問詞。怎麼、豈。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一折》:「似這般幾時是了,我收了這鋪兒。李德昌,你幾時來家,兀的不痛殺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