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中华成语大词典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拼音】: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
解释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出处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示例
正是,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回
近义词
阋墙御侮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分句;形容兄弟
兄弟阋于墙, 外御其侮-典故小词典
阋: 争吵。阋于墙: 在墙内争吵, 比喻在内部起哄。兄弟在家里闹纠纷, 但在外人来欺侮时, 却能一致御侮。有时“兄弟阋于墙”、“兄弟阋墙”单独使用, 是强调内部的不和。
〔出典〕《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 外御其侮。每有良朋, 烝也无戎。”( 烝: 曾经。戎: 相助。)
〔用例一〕中国工农红军《要求南京政府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1936 年5 月5 日) :“在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理应翻然改悔,以‘兄弟阋于墙, 外御其侮’的精神..磋商抗日救亡的具体办法。”
〔用例二〕《三家巷·二五》:“李民天提醒大家道:‘不管怎么说, 兄弟阋墙,只能说是民族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