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斩后奏-汉语大词典
先斩后奏1.《新五代史·梁臣传·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白珍曰:‘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后以“先斩后奏”指执法官吏先处决罪犯,然后向上奏闻。
●元曾瑞《留鞋记》第三摺:“因为老夫廉能清正,奉公守法,圣人敕赐势剑金牌,着老夫先斩后奏。”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陈州粜米记》:“当时文武众官,尽皆失色,违法者先斩后奏,正受开封府尹。”
2.今多借以比喻先采取行动,然后再上报。
●毛泽东《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有些则造成既成事实再告诉它,例如发展二十余万军队,这叫做先斩后奏。”
●老舍《骆驼祥子》九:“这个事非我自己办不可,我就挑上了你,咱们是先斩后奏。”
参见“先行后闻”。
先斩后奏-中华成语大词典
先斩后奏
【拼音】:xiān zhǎn hòu zòu
解释
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出处】:《汉书·申屠嘉传》:“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颜师古注:“言先斩而后奏。”《新五代史·梁臣传·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珍曰:‘ 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
示例
圣人命俺巡抚江南,敕赐势剑金牌,体察奸蠹,理枉分冤,~。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
近义词
先礼后兵、先斩后闻、先行后闻
反义词
事先请示
歇后语
执上方宝剑的;青稞已磨成了面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办事
英文
execute the criminal first and report to the emperor afterwards (act first and report afterwards)
日文
殺(ころ)してからそれを後(あと)で報告(ほうこく)する。事後承諾(じごしょうだく)を求(もと)める
法文
olacer qn. devant le fait accompli
德文
jn zuerst enthaupten,dann dem Kaiser berichten--zuerst handeln,dann berichten
成语故事
窦天章为了换取上京赶考的路费,把女儿窦娥抵押给蔡婆婆做童养媳,10年后窦娥的丈夫去世,地痞张驴儿想霸占窦娥,诬陷她毒死他的父亲。窦娥被官府断案不明斩杀。6年后深受皇帝信任有先斩后奏之权的窦天章为女儿伸了冤
元-关汉卿-四折-《窦娥冤》:随处审囚刷卷,体察滥官污吏,容老夫先斩后奏。
元末明初-罗贯中-八十三回-《三国演义》:逊曰:“倘文武不服,何如?”权取所佩剑与之曰:“如有不听号令者,先斩后奏。”
现代-李英儒-十五章-《野火春风斗古城》:不要这么文绉绉的,今后遇到这种问题,先斩后奏。
清-钱彩、金丰-第五四回-《说岳全传》:有罪者先斩后奏,有功者任凭授职。
北齐-刘昼--《刘子·贵速》:申屠悔不先斩而后奏,故发愤而致死。
元-杨梓-一折-《敬德不伏老》:敕赐宝剑金版,如有搅闹功臣筵宴者,著下官先斩后奏。
明-冯梦龙-卷六-《警世通言》:乃拜相如为中郎将,持节而往,令剑金牌,先斩后奏。
现代-老舍-九-《骆驼祥子》:这个事非我自己办不可,我就挑上了你,咱们是先斩后奏。
元-曾瑞-第三折-《留鞋记》:因为老夫廉能清正,奉公守法,圣人敕赐势剑金牌,着老夫先斩后奏。
现代-毛泽东--《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有些则造成既成事实再告诉它,例如发展二十余万军队,这叫做先斩后奏。
xiān zhǎn hòu zòu
1、像这样重大问题怎么可以不请示而先斩后奏呢?
2、这件事,他没有请示上级就自作主张处理了,来了个先斩后奏。
3、政府应该杜绝不请示而先斩后奏的不良现象。
4、这么大的事情,你们先斩后奏,还有组织纪律性没有?
5、特区人办事讲究高效率,有些工作没有红头文件就先斩后奏,有些则边斩边奏。
6、与其命运注定,不如来个先斩后奏.
7、怕儿女们反对,王大爷来了个先斩后奏,俩人“偷偷摸摸”结婚后才跟儿女宣布。
8、而接下来的一系列“单边行动”则属于纯粹的“先斩后奏”。
9、镇江四牌楼街道办“先斩后奏”圈墙人行道。
10、洋洋得意时,就被芦溪将军先斩后奏了。
11、卡西迪说,大银行对投资者的透明度不高,如果不提高透明度,那么投资者就会先斩后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