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塵-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光塵ㄍㄨㄤ ㄔㄣˊguāng chén①語本《老子.第三章》:「和其光,同其塵。」比喻俗世。《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史臣曰》:「彥伯未能混跡光塵,而屈乎卑位。」②美稱對方風采的敬詞。《文選.顏延之.秋胡詩》:「自昔枉光塵,結言固終始。」唐.白居易〈祭李司徒文〉:「至今豆觴之會,軒蓋之遊,多奉光塵,最承歡惠。」
光塵-辞源3
【光塵】㊀稱人風采的敬詞。文選 漢 繁休伯(欽)與魏文帝箋:“冀事速訖,旋侍光塵。”三國志 吳 陸遜傳 與關羽書:“延慕光塵,思稟良規。”㊁“和光同塵”之省。喻世俗。晉書 文苑傳史臣曰:“彦伯(王沉)未能混迹光塵,而屈乎卑位,釋時宏論,亦足見其志耳。”參見“和光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