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出奴-辞源3
【入主出奴】唐 韓愈 昌黎集十一 原道:“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韓愈以儒家正統派自居,攻擊 楊 墨 佛 老爲異端。他認爲進入異端者則必然排斥儒家,以異端爲主而以儒家爲奴。後來多指派别門户成見。元 虞集 道園學古錄四八 佛國普安大禪師塔銘:“林林釋徒,稟教以居。孰爲紛更,入主出奴。”清 黃宗羲 南雷文定三集一 錢退山詩文序:“入主出奴,謡諑繁興,莫不以爲折衷羣言。”
入主出奴-中华成语大词典
入主出奴
【拼音】:rù zhǔ chū nú
解释
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把前者奉为主人,把后者当作奴仆。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
出处
唐·韩愈《原道》:“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
示例
往往持以树门户,~,视他文人未尝显然标三先生为宗主者。 ★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七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指持门户之见
英文
sectarian views
明-邹元标--《少墟冯先生集序》:世儒入主出奴,妄筑垣堑者,视公何如哉?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四·知难》:凡受成形者,不能无殊致也。凡禀血气者,不能无争心也。有殊致,则入主出奴,党同伐异之弊出矣;有争心,则挟恐见破,嫉忌诋毁之端开矣。
现代-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因而互相斗争,入主出奴,是丹非素。
近现代-蔡东藩、许廑父-第一一〇回-《民国演义》:三派鼎立,尔诈我虞……无非表面上卖个虚名,粉饰大局,其实暗中倾轧,入主出奴。
清-魏文忠-一三回-《绣云阁》:吾师前言三缄之迷不可破,吾未深信,固暗近身旁,巧进言词,指以正大。彼果力辩为妄,慵与吾谈,入主出奴,信不诬矣。
清-张廷玉等--《明史·马孟祯传》:臣子分流别户,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积素斋文》:自馀望影藉响者流,往往持以树门户,入主出奴,视他文人未尝显然标三先生为宗主者,几若歧而异之。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四九·答林叔和三首(其一)》:遂致各立门庭,互相非毁,使学者观听惶惑,不知所从。窃意莫若平视彼己,公听并观,兼取众长……不可遽是此而非彼,入主而出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