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蛇-辞源3
【兩頭蛇】㊀指尾似頭之蛇。唐 劉恂 嶺表錄異下:“兩頭蛇:……一頭有口眼,一頭似頭而無口眼。或云兩頭俱能進退,亦謬也。”傳説見兩頭蛇者必死,楚 孫叔敖爲了除害,殺兩頭蛇,埋之,結果没有死。故事見 漢 賈誼 新書 春秋、劉向 新序 雜事、世説新語 德行上。亦稱歧頭的蛇爲兩頭蛇。見 爾雅 釋地“中有枳首蛇焉”晉 郭璞 注。㊁比喻歹毒的人。水滸四九:“包節級喝道:‘你兩個便是甚麽兩頭蛇、雙尾蝎,是你麽?’解珍道:‘雖然别人叫小人們這等混名,實不曾陷害良善。’”
兩頭蛇-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兩頭蛇ㄌㄧㄤˇ ㄊㄡˊ ㄕㄜˊliǎng tóu shé同身而蛇頭分歧的蛇,或首尾均有頭的蛇。比喻心狠手辣、十分陰險的人。元.無名氏〈喬捉蛇.毒似兩頭蛇〉曲:「毒似兩頭蛇,狠如雙尾蠍。閃的我無情無緒無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