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 -中国文化史辞典
又稱遊身八卦掌、八卦連環掌、龍形八卦掌、八卦拳等。據傳清乾隆年間,河北文安縣朱家務(一說朱家塢)人董海川,在遊曆時迷路於江南雪花山(一說渝花山),逢一道士引路,便從道士學拳,此拳即八卦掌。董海川出山後曾任北京肅親王府護院總管,開始教授此拳。先在北京一帶流傳,後遍及國內外。此拳的名稱由來有二說:一說由於運動時縱橫交錯,分四正四隅八個方位,與《周易》八卦圖中的卦象相似,故名;一說董海川從道士學拳時,結合研究《易》理,故名。八卦掌以擺、扣、步、走、轉和掌法變換為要。拳諺:“形如龍遊,視若猿守,坐如虎踞,轉似鷹盤。”其特點為步法沿圓走轉,動作輕靈敏捷,善於隨機應變。八卦掌因傳授者與地域的不同而衍為眾多流派,一般將董海川的二位弟子尹福、程廷華所傳的套路為正宗。尹福的特征為“牛舌掌”;程廷華的特征為“龍爪掌”。八卦掌的主要拳法為八母掌,尹福式由單換掌、雙換掌、轉身掌、翻身掌、三穿掌、背身掌、雙幢掌、搖身掌組成;程廷華式為單換掌、雙換掌、順式掌、背身掌、翻身掌、磨身掌、三穿掌、回身掌。
八卦掌-汉语大词典
八卦掌见“八卦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