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望-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公望
【出典】 《世说新语·品藻》:“会稽虞,……有才理胜望。王丞相尝谓曰:‘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释义】 公望指三公之名望,晋人王导曾用以品评人物。后用为典实。
【例句】 友于皆挺拔,公望各端倪。(杜甫《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2389)这里借以称誉张兄弟皆有公辅之声望。
公望-汉语大词典
公望1.可与三公的重要职位相称的名望。
●《南史·谢举传》:“上曰:‘举非止历官已多,亦人伦仪表,久着公望,怅恨未授之。’”
●唐白居易《除许孟容河南尹兼常侍制》:“某官许孟容才志甚大,言论甚高,在台阁间蔼然公望。”
2.公众的希望;公众中的声望。
●唐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张正甫﹞久处散地,实非所宜,乞以代臣,以副公望。”
●金王若虚《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节度﹞治声甚美,公望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