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察-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六察
【出典】 《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寮,巡按州县。……凡十道巡按,以判官二人为佐,务繁则有支使。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产,为私蠹害;其五,察德行教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
【释义】 唐代朝廷设监察御史从六个方面考察官员的政绩优劣,称为六察。后世常用作考察官员的典故,也用以代指监察御史。
【例句】 便合除之六察,少旌最绩;何为别驾,暂屈长才。(无名氏《沁园春·寿王倅》3752)这里说,朝廷应该通过考察对寿主王氏给予表彰与提拔。
六察-辞源3
【六察】唐制,設監察御史十五人,分察官吏之六事及尚書省之六部。新唐書 百官志三:“(監察御史)掌分察百寮,巡按州縣,……其一,察官人善惡;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帳隱没,賦役不均;其三,察農桑不勤,倉庫減耗;其四,察妖猾盜賊,不事生業,爲私蠹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異等,藏器晦跡,應時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縱暴,貧弱冤苦不能自申者。”又:“大曆十四年,……監察御史分察尚書省六司,…… 元和中,以新人不出使無以觀能否,乃命顓察尚書省,號曰六察官。”後以六察爲監察御史的代稱。宋 朱熹 朱文公集二八 與李誠父書:“兹聞榮被親擢,進居六察之聯,深以爲慰。”參閲 文獻通考五三 職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