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枳-汉语大词典
六枳谓枳树编的六藩篱。
●《后汉书·冯衍传》:“揵六枳而为篱兮,筑蕙若而为室。”
李贤注:“枳,芬木也。《晏子》曰:‘江南为橘,江北为枳。’枳之为木,芳而多刺,可以为篱。此云‘六枳’,《东观记》作‘八枳’。”
●清郑江《西溪草堂图》诗:“一茅粗剪葺,六枳纷环周。”
参见“八枳”。
六枳-辞源3
【六₂枳】㊀長長的枳樹枝。六,通“蓼”。後漢書二八下 馮衍傳 顯志賦:“揵六枳而爲籬兮,築蕙若而爲室。”注:“枳之爲木,芳而多刺,可以爲籬。”後因以六枳借指籬笆。宋 洪适 盤洲文集九 六枳關詩:“分付司花女,誰何六枳關。”㊁喻指防衛之屏障。宋 宋祁 景文集四十 代中書謝表:“五芝封檢,忽頒星掖之文;六枳維邦,遽貳夏卿之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