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齊 -中国文化史辞典
即六劑。為錫青銅的六種配方。《周禮·考工記·輈人》:“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鍾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參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此體現聲學性能、韌性、硬度、磨光性能諸方面不同要求,乃世界上最古的合金配比經驗性科學總結。銅的冶煉,初為紫銅(約齊家文化時期,或摻入少量鉛以增加展延性),後為青銅(約二裏頭文化期)。青銅先是由諸礦石混熔而得,後由分別冶煉成的純金屬(殷墟、殷址已有純銅、鉛錠等),再按比例熔煉為銅錫鉛合金,易於控制配比。青銅含鉛量後有所減少。複旦大學楊福家等,用範德格喇夫加速器加速質子束,轟擊勾踐劍及始皇陵東側陶俑坑出土的黑色青銅鏃,從X一射線熒光譜得知,越劍含鉛、鐵較同期青銅器為少,此有助於防鏽;秦鏃表層尚有3%的鉻。又加速4He+離子束與氘轟擊秦鏃,測得秦鏃表面有氧化鉻層,認為是用重鉻酸鉀處理而得,這一防鏽技術在西方,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西德和美國的專利。
六齊-辞源3
【六齊】㊀(~qí)西漢 劉邦封其子 劉肥爲 齊王。至 惠帝(劉盈)時,分 齊爲六,將 劉肥的六箇兒子分封爲 齊王 濟北王 菑川王 膠東王 膠西王 濟南王,叫作六 齊。漢書五一 鄒陽傳:“六 齊望於 惠 (呂)后。”望,怨望。㊁(~jì)六種合金配方。周禮 考工記 輈人:“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參(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