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校-汉语大词典
典校1.谓主持校勘书籍。
●汉班固《答宾戏》:“永平中为郎,典校秘书,专笃志于儒学,以著述为业。”
●清方苞《文王十三生伯邑考辨》:“经传诸子,皆周人之书,遭秦火而始出于汉,故使歆典校,卒向之业。”
2.指校书之官。
●唐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案《蜀志》称王崇补东观,许盖掌礼仪,又郤正为秘书郎,广求益部书籍。斯则典校无阙,属辞有所矣。”
典校-辞源3
【典校】官名。三國 吳置。屬中書省,由中書郎充任。亦稱中書典校、典校郎,負責審理諸官府及州郡文書,監察羣臣過失,乃至掌控大臣案件刑訊審理。三國志 吳 顧雍傳:“呂壹 秦博爲中書,典校諸官府及州郡文書。壹等因此漸作威福。”因與 曹魏校事性質相似,後人亦稱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