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处-汉语大词典
军机处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称为军机大臣。其僚属称为军机章京。职掌为每日晋见皇帝,商承处理军国要务,用面奉谕旨的名义对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
●《清史稿·职官志一》:“初设议政处,令巩阿岱等为议政大臣,参画军要。雍正十年,用兵西北,虑儤直者泄机密,始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
军机处-中国历代职官辞典
军机处
清官署名。雍正七年(1729),因西北用兵,置军机房,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以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充军机大臣,通称大军机,无定员,多时达六七人,按资历深浅,分军机处行走、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等,为首军机大臣称领班。军机大臣僚属称军机章京,通称小军机,或拟古称知制诰,分满汉两政各八人,每班有领班、帮领班一人,满语称领班为达拉密,章京后增至四班三十二人。军机大臣每日晋见皇帝,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大事,对朝廷各部门与各地方发布命令。军机大臣并照例兼方略馆总裁,如有大狱,亦常会同刑部审问,皇帝所到之处,亦随同前往。军机章京掌缮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并于修方略时兼充纂修。宣统三年(1911)。成立责任内阁,废军机处,以军机大臣为总理大臣与协理大臣。民国初建时,南京临时政府海军部亦设,设正长、副长各一人。余各部或称秘书处,或称承政厅,性质均同。北洋政府各部一律改称总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