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履倒易-汉语大词典
冠履倒易比喻上下颠倒。
●《东观汉记·杨赐传》:“口诵尧舜之言,身蹈绝俗之行,亡损沟壑,不见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处。”亦作“冠屦倒施”、“冠履倒置”。
●明李贽《<忠义水浒传>序》:“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二:“明宗之于强藩已多所包容,不能制驭矣。至石晋尤甚,几有冠履倒置之势。”
冠履倒易-中华成语大词典
冠履倒易
【拼音】:guān lǚ dào yì
解释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出处
汉·刘珍《东观汉记·杨赐传》:“亡损沟壑,不见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示例
~,陵谷代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赐传》
近义词
本末倒置、主客不分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