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帶-中華語文大辭典
冠帶冠带ㄍㄨㄢ ㄉㄞˋɡuāndài1.帽子與腰帶。[例]今日解了~,扮做常人。2.〈書〉官吏和士大夫的代稱。[例]~交錯,方轅接軫(《文選‧張衡‧西京賦》)。
冠帶-辞源3
【冠帶】㊀帽子和腰帶。禮 文王世子:“文王有疾,武王不説(脱)冠帶而養。”也指戴帽束帶。戰國策 楚一:“秦王聞而走之,冠帶不相及。”㊁借指士族、官吏。文選 漢 張平子(衡)西京賦:“冠帶交錯,方轅接軫。”注:“冠帶,猶縉紳,謂吏人也。”後漢書七九上 儒林傳:“冠帶縉紳之人,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㊂本指服制,引申爲禮儀教化。韓非子 有度:“兵四布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