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蟾-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凉蟾
【出典】 见“小蟾”条。
【释义】 古人以为月中有蟾蜍,月光性凉,后因以“凉蟾”代称月亮。
【例句】 ①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晏几道《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226)这里举月之未圆以为聚会无长的象征。②烟波渺,暮云稀少,一点凉蟾小。(晏几道《点绛唇》[湖上西风]247)这里以“凉蟾小”衬出泛舟景象的空旷开阔,表现心境的开朗。③饮散西池,凉蟾正满纱窗,一语系人心里。(晁补之《斗百花·汶妓褚延娘》580)这里用“凉蟾满纱窗”造成类似“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情景。④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谢逸《点绛唇》[金气秋分]650)这里以“凉蟾光满”切“秋期半”。⑤莫放酒行疏,清漏短、凉蟾当午。(赵以夫《龙山会·去年九日……》2662)这里以“凉蟾当午”言夜半,感慨良宵易逝。⑥到夜静人归,凉蟾自照鸥鹭汀。(赵以夫《忆旧游慢·荷花,泛东湖用方时父韵》2665)这里用月照鸥鹭汀表现人归后的安谧景象。
凉蟾-汉语大词典
凉蟾指秋月。
●唐李商隐《燕台诗·秋》:“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
●元刘祁《归潜志》卷九:“影浸凉蟾窗上见,声敲寒雨枕边闻。”
●清陈维崧《百字令·己未长安中秋》词:“坐久凉蟾犹未吐,霭霭暮云偏结。”亦泛指月亮。
●宋晏几道《阮郎归》词:“个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