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中華語文大辭典
分數分数ㄈㄣ ㄕㄨˋfēnshù1.比賽或考試得到的成績。2.除法的一種表示形式。把一種物品分成8個等份,表示其中的3份,用分數形式就寫成3/8,讀作八分之三。分數符號(/)上方的數(3)是被除數(分子),下方的數(8)是除數(分母)。
分數 -中国文化史辞典
據董作賓考殷商四分曆,殷後期已定一年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這是分數的最早記錄。《管子·地員》中樂律“三分損一”的計算涉及分數運算。秦頒顓頊曆,其每月平均日數須用分數除法方能算出。《周髀算經》求一年後月行所及度數,計算中用到通分。《九章算術》集分數運算的大成,其於“合分”、“減分”、“乘分”、“經分”(除法)、“課分”(分數比較)、“平分”(求平均值),皆運用自如。其約分術采用“更相減損”,即今之輾轉相除。其“齊同術”則以“母互乘子”和諸母相乘,達到通分目的。並且有了最大公約數(“等”)和最小公倍數(“最下分母”)。晉劉徽的注,補充了變經分為乘分的法則。張邱建又有子母交叉相乘法。這些運算,今天看來易如反掌,但西方過去曾為此大費氣力。公元七世紀亞美尼亞人阿那尼亞做了八個分數加法習題,就被譽為最有知識的人。當時英國大學者修士倍達說:“世界上有很多難做的事,但是,沒有比分數運算再難的了。”十五世紀的舒開、十六世紀的特蘭塵、十七世紀的科克等數學家,其分數運算還相當原始。我國正因為分數運算發達,一定程度上又阻礙了小數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