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殊-汉语大词典
分殊区分;区别。
●宋陈亮《序说引·西铭说》:“《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分殊之蔽,私胜而失仁;无分之罪,兼爱而无义。”
理一分殊 -中国文化史辞典
宋明理學家用語。其說源出於宋張載《西銘》:“乾為父、坤為母……民,吾同胞,物吾與(同伴)也。夫君者,吾父母宗子。”程頤附會說:“《西銘》明理一分殊”(《二程遺書》卷二上)。朱熹在此基礎上又引進了佛教“月印萬川”的神秘主義思想,說:“萬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則大理之用不一。如為君須仁,為臣須敬,為子須孝,為父須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異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也”(《朱子語類》卷十八)。他又說,“釋氏雲‘一月普現一切月,一切水月一月攝’,這是那釋氏也窺見得這些道理”(同上引)。旨在證明:“理”是至高無上的、永恒的,因此體現“理”的封建倫理道德也是完善的、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