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隸-辞源3
【分隸】㊀八分書和隸書。宋 洪适 隸釋十 安平相孫根碑:“今之言 漢字者則謂之隸,言 唐字者則謂之分,殆不知在 秦 漢時分隸已兼有之。”參見“八分㊀”、“隸書”。㊁分别隸屬。宋書 百官志下 殿中將軍:“晉武帝時,殿内宿衛,號曰三部司馬,置此二官,分隸左右二衛。”宋史三六二 呂頤浩傳:“招降 趙延壽于 分寧,得其精鋭五千,分隸諸將。”
分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分隸ㄈㄣ ㄌㄧˋfēn lì①八分書與隸書。宋.韓維〈和永叔小飲懷同州江十學士〉詩:「紛穰羅卷軸,指擿辨分隸。」宋.洪适《隸釋.卷一〇.安平相孫根碑》:「今之言漢字者,則謂之隸,言唐字者,則謂之分,殆不知在秦漢時,分隸已兼有之。」②分別隸屬。《宋史.卷四八二.列國世家五.北漢劉繼元傳》:「太宗籍軍中亡投繼元者數百人,選其巨室者以從軍法,餘賜服及錢帛,分隸諸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