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华成语大词典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拼音】:qián bù jiàn gǔ rén,hòu bù jiàn lái zhě
解释
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
出处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示例
近义词
前无古人、空前绝后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
唐朝著名的文学家陈子昂很有才学,受到武则天的赏识,被任命为随军参谋,遭到将军武攸宜的排斥,在燕地他登上古老的幽州台,想起古代燕昭王重用大将乐毅的故事,就写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汉语大词典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谓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
●唐孟棨《本事诗·嘲戏》:“宋武帝尝吟谢庄《月赋》,称叹良久,谓颜延之曰:‘希逸(庄字)此作,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亦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陈应行《于湖先生雅词序》:“至于托物寄情,弄翰戏墨,融取乐府之遗意,铸为毫端之妙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是其眼光所注,早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直欲于千载后上接《风》《雅》。”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上海的邵洵美之徒,在发议论骂我们之印《笺谱》,这些东西,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吃完许多米肉,搽了许多雪花膏之后,就什么也不留一点给未来的人们的--最末,是‘大出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