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 杂剧、金 院本的脚色。从参军戏中的苍鹘演变而来。任务是烘托发挥“副净”所制造的笑料。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嘉祐三年)》:“正如杂剧人,上名下韵下来,须勾副末接续尔。”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杂剧中……副浄色发乔,副末色打浑,又或添一人装孤。”明 陶宗仪《辍耕录·院本名目》:“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鶻。”
2.元 杂剧中居次要地位的末。元 无名氏《碧桃花》楔子:“副末扮 张道南 引浄 兴儿 上。”
3.宋 元 南戏和 明 清 传奇演出开场时向观众介绍剧情概要的角色,兼做杂差。明 高明《琵琶记·副末开场》:“第一齣,副末开场。”《儒林外史》第十回:“唱完三齣头,副末执着戏单上来点戏。”
副末-辞源3
【副末】傳統戲劇中的一種角色。宋 歐陽脩 文忠集一四九 與梅聖俞書 嘉祐三年:“正如雜劇人,上名下韻不來,須勾副末接續爾。”明 陶宗儀 輟耕錄二五 院本名目:“副末,古(唐參軍戲)謂之蒼鶻,鶻能擊禽鳥,末可打副淨。故云。”清 焦循 劇説一:“考 元曲無生之稱,末卽生也。有正末,又有沖末、副末、小末。任風子劇中,沖末扮 馬丹陽,正末扮 任屠。碧桃花沖末扮 張珪,副末扮 張道南。貨郎兒沖末扮 李彦和,小末扮 李春郎,是也。”
副末 -中国文化史辞典
戲劇腳色名,北宋雜劇中已有。元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五:“副末,古謂之蒼鶻。”即唐戲弄中的蒼鶻演變而來,其在劇中的任務也如蒼鶻:“副末色打諢。”早期南戲,無正末,所標末色,實際就是副末。如《張協狀元》第五出:“叫副末底過來。”其任務是主持南戲、傳奇中的“家門”節目。在劇中則扮次要人物,如管家、仆從等。元雜劇中,副末為末的次要腳色,扮劇中次要人物。明清傳奇中的副末腳色,與南戲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