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役

艺空字典 > 力役

力役的拼音

lì yì

力役的同音词

拼音为lì的汉字
拼音为yì的汉字
拼音为li的汉字
拼音为yi的汉字

力役的基础解释

1.以武力征伐。《穀梁传·僖公十九年》:“梁 亡,自亡也。如加力役焉,湎不足道也。”范宁 集解:“如使伐之而灭亡,则淫湎不足记也,使其自亡然后其恶明。” 2.劳役。《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唐 元稹《酬乐天南行》诗:“跋家逃力役,连鏁责逋诛。”清 孙枝蔚《重修黄楼诗和五兄大宗》:“当时岂为游观美,此事须知力役轻。” 3.征用民力。《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是时民患上力役,解於公田。”明 陆深《传疑录》:“爵命崇则力役多,以天下为私奉,非至公之法也。” 4.服役;干体力活。宋 沉俶《谐史》:“自今改前所为,但听老奴尽心力役,不二三年,旧业可復。”明 姚士粦《见只篇》卷下:“未几,江 为 周吏部 力役运石,石故压 江 一足,果断。”清 唐甄《潜书·去奴》:“宫中之事,选粗健女子充之,以给力役,备非常。”

力役的详细解释

  1. 以武力征伐。

    《穀梁传·僖公十九年》:“ 梁 亡,自亡也。如加力役焉,湎不足道也。” 范宁 集解:“如使伐之而灭亡,则淫湎不足记也,使其自亡然后其恶明。”

  2. 劳役。

    《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唐 元稹 《酬乐天南行》诗:“跋家逃力役,连鏁责逋诛。” 清 孙枝蔚 《重修黄楼诗和五兄大宗》:“当时岂为游观美,此事须知力役轻。”

  3. 征用民力。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是时民患上力役,解於公田。” 明 陆深 《传疑录》:“爵命崇则力役多,以天下为私奉,非至公之法也。”

  4. 服役;干体力活。

    宋 沉俶 《谐史》:“自今改前所为,但听老奴尽心力役,不二三年,旧业可復。” 明 姚士粦 《见只篇》卷下:“未几, 江 为 周吏部 力役运石,石故压 江 一足,果断。” 清 唐甄 《潜书·去奴》:“宫中之事,选粗健女子充之,以给力役,备非常。”


力役的按字解释

力役的词典解释

力役 -中国文化史辞典

徭役的一種。《孟子·盡心》:“有布縷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注:“力役,民負荷廝養之役也。”有人計算:秦代全國人口約二千萬左右,被征發營建宮室陵墓的共一百五十萬人,守五嶺的五十萬人,防備匈奴的三十萬人,築長城的約五十萬人,再加上其他雜役,總數不下三百萬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曆代征派力役,有增無已。唐代實行租庸調法,以庸稅代役。宋代一度改行雇役,後改為差役和雇役兼行。明清名義上實行雇役,但力役還是以不同形式在攤派。

力役-汉语大词典

力役1.以武力征伐。
●《谷梁传·僖公十九年》:“梁亡,自亡也。如加力役焉,湎不足道也。”
●范宁集解:“如使伐之而灭亡,则淫湎不足记也,使其自亡然后其恶明。”
2.劳役。
●《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唐元稹《酬乐天南行》诗:“跋家逃力役,连锁责逋诛。”
●清孙枝蔚《重修黄楼诗和五兄大宗》:“当时岂为游观美,此事须知力役轻。”
3.征用民力。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是时民患上力役,解于公田。”
●明陆深《传疑录》:“爵命崇则力役多,以天下为私奉,非至公之法也。”
4.服役;干体力活。
●宋沈俶《谐史》:“自今改前所为,但听老奴尽心力役,不二三年,旧业可复。”
●明《见只篇》卷下:“未几,江为周吏部力役运石,石故压江一足,果断。”
●清唐甄《潜书·去奴》:“宫中之事,选粗健女子充之,以给力役,备非常。”

力役的引证

力役的成语故事

力役的例句

lì yì

1、身总军政,而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

力役的成语接龙

力役的组词

力役的近义词

力役的反义词

相关字词

力役的反义词 力役的近义词 力役的同音词 徭役 征役 军赋 劳役 课役 赋役 均徭 租赋 力役的力是什么意思 力役的役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力役的词语
  • 力能组什么词
  • 力能组什么词语
  • 力可以组什么词
  • 力可以组什么词语
  • 力字可以组什么词
  • 力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力字能组什么词
  • 力字能组什么词语
  • 力字开头的成语
  • 力字结尾的成语
  • 役能组什么词
  • 役能组什么词语
  • 役可以组什么词
  • 役可以组什么词语
  • 役字可以组什么词
  • 役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役字能组什么词
  • 役字能组什么词语
  • 役字开头的成语
  • 役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