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息-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動息ㄉㄨㄥˋ ㄒㄧˊdòng xí①進退。指出仕與退隱。《文選.謝朓.觀朝雨詩》:「動息無兼遂,歧路多徘徊。」唐.王維〈戲贈張五諲〉詩三首之三:「我家南山下,動息自遺身。」②活動與休息。《聊齋志異.卷三.夜叉國》:「自此雌每守徐,動息不相離。」③動靜。指情況、消息。《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思溫的孩兒趙延照在晉做祁州刺史,思溫知契丹動息,背地令人與延照言契丹終變,乞以幽州內附。」
動息-辞源3
【動息】動止進退。三國 蜀 諸葛亮 諸葛武侯文集二 將材:“奇變不測,動息多端,轉禍爲福,因危而勝,此之謂智將。”文選 南齊 謝玄暉(朓)觀朝雨詩:“動息無兼遂,歧路多徘徊。”注:“動息,猶出處。”指做官和退隱。唐 王維 王右丞集三 戲贈張五弟諲詩之三:“我家南山下,動息自遺身。”指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