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宮-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北宮ㄅㄟˇ ㄍㄨㄥběi gōng①古時宮必向南,王的寢宮在前,稱為「南宮」;王后寢宮在後,稱為「北宮」。《周禮.天官.內宰》:「憲禁令于王之北宮,而糾其守。」②複姓。如戰國時齊國勇士北宮黝、漢朝宦官北宮伯子。
北宮-辞源3
【北宮】㊀古時宮必向南,王的寢宮在前,稱南宮;王后寢宮在後,稱北宮。周禮 天官 内宰:“憲禁令于王之北宮,而糾其守。”注:“北宮,后之六宮。”參閲 孫詒讓 周禮正義十三。㊁ 漢宮名。1. 漢高祖時建,經 武帝增修。漢書 郊祀志上:“(武帝)又置 壽宮 北宮,張羽旗,設共具,以禮神君。”故址在今 陝西 西安市西北。參閲 三輔黃圖二 漢宮。2. 東漢 明帝 永平三年建,在 洛陽城中,禁門稱 省門,也叫 章臺門,内有 德陽諸殿。參閲 嘉慶一統志二○六 河南府二 漢故宮。㊂複姓。春秋 衛的公族。左傳有 北宮奢。漢書有 北宮伯子。見 元和姓纂十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