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之无甚高论-中华成语大词典
卑之无甚高论
【拼音】: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
解释
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出处
《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
示例
~,严绝宋元明,而取法乎唐,亦足自立矣。 ★清·吴乔《答万季野诗问·七》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分句;指一般的看法,没有新意
英文
beneath discussion
卑之无甚高论-汉语大词典
卑之无甚高论《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本谓要多谈当前可行的事,不要妄发过高的空论。后用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宋王楙《野客丛书·卑之无甚高论》:“所谓‘卑之无甚高论’者,文帝惧释之陈五帝三王上古久远之事,无益于时,故令陈今可行之说,释之遂言秦汉之事,文帝所以称善。则‘卑之,无甚高论’,自是两句,今人作一句读之,所以失当时之意也。”
●马南村《燕山夜话·一把小钥匙》:“在积累资料的具体方法上,有的人也许要讲一大套自以为很得意的科学经验,但是,我却卑之无甚高论,老实说些很简单也很粗笨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