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刀买牛-中华成语大词典
卖刀买牛
【拼音】:mài dāo mǎi niú
解释
刀:武器。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刘昆宰江陵,昔日反风灭火;龚遂守渤海,卖刀买牛。”
示例
近义词
卖剑买牛、卖刀买犊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停战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渤海一带农民因饥荒被迫当上了强盗,汉宣帝刘询派70多岁的龚遂任渤海太守。他上任后大力宣传只要从事农业生产不再做强盗的一律不咎既往,他开仓借粮,救济饥民,于是这些百姓纷纷卖剑买牛从事农业生产,安居乐业
卖刀买牛-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卖刀买牛卖剑买犁
【出典】 见“刀换犊”条。
【释义】 西汉龚遂任渤海太守时,见齐地风俗奢侈、不重视耕作,便劝百姓卖掉刀剑买牛买犊,专力务农。后多用作歌颂循吏之典,亦用以描写太平景象。
【例句】 ①使君五马去乘骢。卖刀无旷土,赠扇有仁风。(洪适《临江仙·送罗倅伟卿权新州。》1378)这里用龚遂事,颂扬罗伟卿将成为造福一方的循吏。②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辛弃疾《满江红》[倦客新丰]1888)这里活用本典,以“卖剑买犊”表示弃武从农。作者志在建功疆场,但不为朝廷所用,故而有此愤语。③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陈亮《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2102)这里用本典表面上颂扬天下太平,可以专力务农;实际上是讽刺主张对金妥协的人只求苟安。①新甿无限欢讴,尽卖剑卖刀归买牛。(洪咨夔《沁园春·寿淮东制置》2462)这里用本典称颂“淮东制置”治理有方,注重农耕,使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