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畚-汉语大词典
卖畚《晋书·王猛传》:“﹝王猛﹞少贫贱,以鬻畚为业,尝货畚于洛阳,乃有一人贵买其畚,而云无直,自言家去此无远,可随我取直。
●猛利其贵而从之,行不觉远,忽至深山,见一父老……有一人引猛进拜之,父老曰:‘王公何缘拜也!’乃十倍偿畚直,遣人送之。
猛既出,顾视,乃嵩高山也。”
后因以“卖畚”为典实。
●唐李白《留别王司马嵩》诗:“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
卖畚嵩岑-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卖畚嵩岑
【出典】 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王猛少贫贱,鬻畚为事。尝至洛阳货畚,有人于市贵买其畚,云:‘家近在此,可随我取直。’随去,忽至深山。此人曰:‘且住,当先启道君。’须臾猛进,见一公踞胡床,头白,将从十许人。有一人引猛,云:‘大司马公可进。’猛因拜老公。公曰:‘王公何缘拜。’即十倍售畚直,发人送猛出。既出顾视,乃嵩高山也。”(据《艺文类聚》卷四十七引)
【释义】 王猛为东晋、十六国时前秦北海人,曾佐苻坚任中书侍郎,人仕前一度隐居,以卖畚为生,传说在嵩山有奇遇。后世用作咏隐居或失意的典故。
【例句】 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李白《留别王司马嵩》1781)这里借用王猛事,自谓将隐遁自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