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鷂北鷹-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南鷂北鷹㊣ㄋㄢˊ ㄧㄠˋ ㄅㄟˇ ㄧㄥnán yào běi yīng釋義晉武帝時,博陵安平人崔洪以嚴厲剛直見稱於世,為御史時朝中群臣均忌憚之。時人編歌謠稱之「叢生棘刺,來自博陵。在南為鷂,在北為鷹。」見晉書・卷四十五・崔洪傳。後比喻嚴峻剛直的人。如:「他在司法官任內,剛正不阿,所以同僚稱他為『南鷂北鷹』。」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09993南鷂北鷹備註頻3書彩圖典故辭典(精)、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典故文選(上)(下)號FL00000040171
南鷂北鷹-辞源3
【南鷂北鷹】鷂、鷹都是猛禽,用來比喻嚴峻的人。晉武帝時,博陵人 崔洪,以清厲剛直見稱,爲御史,朝中臣僚都怕他,給他編歌謡説:“叢生棘刺,來自 博陵,在南爲鷂,在北爲鷹。”見 晉書 崔洪傳。又喻強勢者。宋 呂南公 灌園集六 和酬道先高秋見寄之句詩:“南鷂北鷹方得志,更誰迂闊問哀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