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辰-辞源3
【參辰】㊀西方七宿之參宿與東方七宿之心宿,出没各不相見。漢 揚雄 法言一 學行:“吾不覩參辰之相比也,是以君子貴遷善。”比喻雙方隔絶。文選舊題 漢 蘇子卿(武)詩四首之一:“昔爲鴛與鴦,今爲參與辰。”玉臺新詠九 晉 傅玄 擬四愁詩四首之一:“日月迴曜照景天,參辰曠隔會無緣,愍余不遘罹百艱。”也作“辰參”。漢 桓寬 鹽鐵論 相刺:“堅據古文以應當世,猶辰參之錯,膠柱而調瑟,固而難合矣。”辰星也叫商星。見“參商”。㊁泛指星辰。文選舊題 漢 蘇子卿(武)詩四首之一:“參辰皆已没,去去從此辭。”注:“參辰已没,言將曉也。”
參辰-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參辰ㄕㄣ ㄔㄣˊshēn chén參,參星,在西邊。辰,辰星,在東邊。參星和辰星分處東西兩邊,一顆升起時另一顆正好沒入地平線,兩顆星從來不曾同時出現,故以參辰比喻彼此隔絕或互相對立。《樂府詩集.卷三四.相和歌辭九.晉.傅玄.豫章行苦相篇》:「昔為形與影,今為胡與秦。胡秦時相見,一絕踰參辰。」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他每一做一個水上浮漚,和爺娘結下不廝見的冤讎,恰便似日月參辰和卯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