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数-汉语大词典
口数1.人数。
●《管子·度地》:“案家人比地,定什伍口数。”
●《商君书·垦令》:“以商之口数使商,令之厮、舆、徒、重者必当名,则农逸而商劳。”
●《汉书·高帝纪下》:“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及郡各以其口数率。”
2.指口数粥。
●宋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口数粥行》:“大杓轑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
●宋周密《武林旧事·岁晚节物》:“二十四日,谓之‘交年’,祀灶用花饧米饵,及烧替代,及作糖豆粥,谓之‘口数’。”
参见“口数粥”。
口数粥-汉语大词典
口数粥旧俗农历十二月廿五日煮赤豆粥,全家计口而食,称“口数粥”或“口数”。
●宋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序:“二十五日煮赤豆作糜,暮夜阖家同飨,云能辟瘟气,虽远出未归者亦留贮口分,至襁褓小儿及僮仆皆预,故名口数粥。”
按,一说云:廿四日作糖豆粥,谓之“口数”。参见“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