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辯-辞源3
【口辯】㊀能言善辯。淮南子 齊俗:“博聞強志,口辯辭給,人智之美也。”史記一〇二 張釋之傳:“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爲口辯而無其實。”三國 魏 劉卲 人物志三 流業:“辯不入道,而應對資給,是謂口辯,樂毅 曹丘生是也。”㊁口才。史記一一八 淮南王安傳:“淮南王有女 陵,慧有口辯。”也作“口辨”。太平廣記二四七 宋 龐元英 譚藪:“齊西陽王 高平 徐之才,博識有口辨。”參見“口給”、“辭辯”。
口辯-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口辯ㄎㄡˇ ㄅㄧㄢˋkǒu biàn能言善辯的口才。《史記.卷一一八.淮南王傳》:「淮南王有女陵,慧,有口辯。」《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有口辯,而涉獵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