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蘭經-中華語文大辭典
古蘭經古兰经ㄍㄨˇ ㄌㄢˊ ㄐ丨ㄥɡǔlánjīnɡ回教的最高經典。共有30卷,114章。回教徒認為它是真主阿拉傳授給穆罕默德的真言。由穆罕默德的後世弟子集結成冊。也作「可蘭經」。
古蘭經 -中国文化史辞典
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系阿拉伯文Kur’ān或Qur’ān的音譯,意為“誦讀”。名稱甚多,以“讀本”、“光”、“真理”、“智慧”、“訓誡”、“啟示”等為最常見,中國舊稱“天經”、“天方國經”、“寶命真經”等。分麥加章和麥地那章兩大部分,凡一百十四章。主要內容有伊斯蘭教基本信仰和基本功課;伊斯蘭教的宗教制度和社會主張;穆罕默德傳教時引述的各種神話、曆史故事及傳說,跟多神教徒、猶太教徒和基督徒進行辯論的記述;以及穆罕默德個人生活軼事等。《古蘭經》是穆罕默德在傳教過程中,以安拉“啟示”的名義不斷頒布的,由其弟子默記和錄在獸皮、石板之上,並未彙編成冊。穆罕默德去世後,第一代哈裏發艾蔔·伯克爾令人搜集整理,輯錄保存。第三代哈裏發奧斯曼為統一各地經文,令人將整理輯錄之本加以訂正,抄錄七部,分送麥加、大馬士革、庫法、也門、百索拉、貝海賴尼等處,並銷毀各地傳本,世稱“定本”,現在通稱歐氏本。在中國,明清以來始有選本(即“赫聽”),並對經文進行翻譯。現通行馬堅譯本。《古蘭經》在穆斯林的宗教和世俗生活中地位極其重要,是伊斯蘭教世界各派學說、社會思潮和社會運動的主要理論依據。在阿拉伯文學史上,又是阿拉伯語文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