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軌-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軌同轨ㄊㄨㄥˊ ㄍㄨㄟˇtónɡɡuǐ1.〈書〉指禮樂制度相同的華夏諸侯國。[例]天子七月而葬,~畢至(《左傳‧隱公元年》)。2.〈書〉車轍寬度相同;引申為同一、一統。[例]今天下車~,書同文,行同倫(《禮記‧中庸》)|四方~,蠻貊貢職(《漢書‧卷七十三‧韋賢傳》)。3.〈書〉比喻辦法、規則等相同。[例]此皆俱進俱退,皆應皆對,一辭~以移主心者也(《韓非子‧八奸》)|古昔一法,萬界~(南朝齊‧謝鎮之〈與顧道士書〉)。
同軌-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軌ㄊㄨㄥˊ ㄍㄨㄟˇtóng guǐ①車軌廣狹相同。《管子.君臣上》:「戈兵一度,書同名,車同軌,此至正也。」②比喻統一。《漢書.卷七三.韋賢傳》:「今賴天地之靈,宗廟之福,四方同軌,蠻貊貢職。」③比喻方法、法則等相同。《韓非子.八姦》:「此皆俱進俱退,皆應皆對,一辭同軌以移主心者也。」《文選.班固.幽通賦》:「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軌。」④同路而行。唐.杜甫〈湖城東遇孟雲卿復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為醉歌〉:「豈知驅車復同軌,可惜刻漏隨更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