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臺-中華語文大辭典
吹臺吹台ㄔㄨㄟ ㄊㄞˊchuītái1.吹個風,就垮臺。比喻(事情)終止、失敗。[例]這計畫中途~了|這事情因他的挑撥~了。2.比喻(交情)破裂。[例]他倆因誤會而~。3.古吹臺名。在今河南開封東南。相傳是春秋時,師曠吹奏樂器的臺子。後因開封屢遭水患,為懷念大禹治水的功蹟,於明嘉靖二年(1523)在臺上建禹王廟,此吹臺被改稱為禹王臺。也作「禹王臺」。
吹臺-辞源3
【吹₂臺】臺名。在今 河南 開封市東南 禹王臺公園内。三國 魏 阮籍 阮步兵集 詠懷詩之三十一:“駕言發 魏都,南向望 吹臺。”相傳爲 春秋時 師曠吹樂之臺。漢 梁孝王增築,曰 明臺,亦曰 梁臺。孝王常案歌吹於此,故亦曰 吹臺 鼓吹臺。金 元好問 中州集五 金 完顔璹 梁臺詩:“行人驚起田間雉,飛上 梁王 鼓吹臺。”後有 繁姓居於臺側,因此也叫 繁臺。晉世喪亂,乞活憑居,因也稱 乞活臺。明人爲紀念 夏禹治水功績,於臺上建 禹廟,遂稱 禹王臺。五代 梁 開平中曾在此閲武,所以又叫 講武臺。今稱 古吹臺。參閲 水經注二二 渠水、宋 晁載之 續談助二引 王瓘 北道刊誤志、祥符縣志十四 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