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呂相ㄌㄩˇ ㄒㄧㄤˋlǚ xiàng①春秋時晉大夫呂錡。《左傳.成公十三年》:「晉侯使呂相絕秦。」②秦相呂不韋。唐.韋莊〈和薛先輩見寄初秋寓懷即事〉詩:「貌愧潘郎璧,文慚呂相金。」③複姓。相傳呂不韋的子孫以其官名為氏。
呂相-辞源3
【呂相】㊀公元前?—前573年。春秋 晉人。亦稱 魏相 呂宣子。其先食邑於 呂 魏,遂以爲氏。晉 厲公三年,奉命使 秦絶交,列舉 秦罪狀。其辭深文曲筆,變化縱橫,爲外交辭令之代表作。晉悼公卽位任爲卿。見 左傳 成十三年、史記 晉世家。㊁指 呂不韋。因其曾爲 秦相,故稱。前蜀 韋莊 浣花集一 和薛先輩見寄初秋寫懷卽事之作詩:“貌愧 潘郎璧,文慚 呂相金。”參見“呂不韋”。㊂複姓。呂不韋爲 秦相,子孫以 呂相爲氏。見 通志二九 氏族五 以官名爲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