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對-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問對ㄨㄣˋ ㄉㄨㄟˋwèn duì①發問。《左傳.桓公十二年》:「靈王求后于齊,齊侯問對於晏桓子。」②作者自設問題,自解答,以明其志的文體。如屈原的天問、東方朔的答客難。
問對-辞源3
【問對】㊀一問一答。左傳 襄十二年:“靈王求后于 齊,齊侯問對於 晏桓子。”唐有 李衛公問對一書。㊁文體名。卽對問。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三 雜文:“宋玉含才,頗亦負俗,始造對問,以申其志。”其後 東方朔 答客難、揚雄 解嘲、班固 答賓戲等皆屬此類文體,多設爲問答之辭。明 吳訥 文章辨體序説改稱問對,徐師曾 文體明辨序説同。